深信服副总裁陈彦彬:坚定创新,驱动市场,做数字化转型基石的构筑者 2020-04-03 13:31

转自||IT帮


随着全产业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现在产业信息化发展的主线。2018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壮大新动能”,“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的号召,将数字经济提升到了驱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国家战略层面;2019年“数字化转型”在全社会数字经济战略的引领下,已经从喊口号进入到了落地应用阶段。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息重建,更形象的说是商业思维的一次进化。在寻求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会开拓新的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在寻求新收入的同时,迭代IT系统也是提升业务效率的最佳方案。因此数字化转型是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深度融合,它也正在潜移默化的引领着商业模式的变革。


关于数字化转型引领商业创新的观点,在第五届中国数字化创新展暨首席信息官峰会中,深信服副总裁陈彦彬为我们作出了一些新颖的解答。


陈彦彬表示,数字化转型分不同的阶段,前期依然是做流程的数字化去降低成本,也就是提升效益;但现在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重塑商业,改变整个业务模式来增加收入


会后,我们就企业与数字化转型问题与陈彦彬进行了更深入的沟通。以下为深信服副总裁陈彦彬先生专访的部分问题节选:


Q:您认为数字化转型能为企业带来哪些直接或间接的改变?

A: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就提升业务效率。以前企业以人管人、人盯人这样的方式去管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IT的形式。举个例子,以前学校门口都有个门卫,管理人员进出,这个叫做直接调控,后来学校装了门禁,你必须停下来拐进去才可以,这个就叫做间接调控,其实整个IT的流程就起到这样的一个作用。

第二个层面,我们认为要重塑整个商业模式。以往很多的企业更多沿着原有的路径去做,就是不愿意去变化。举个例子,在深交所附近有很多高级住宅,在他们旁边有一家很知名的线下的电器精品商店,但是这家商店最近突然说要关店。深交所附近其实是比较好的一个地里位置,但这家店却难以为继。反过来看某电器连锁品牌积极拥抱变化,发展出O2O模式,它整个数字化转型是非常成功的。即便再好的地理位置,服务的客流始终是有限的,但如果通过对整个商业模式的变革,整个IT系统重构,就会主动变成我可以服务整个城市,甚至是全国,摆脱区位因素的限制,这就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商业规模了。


Q:深信服作为杰出的数字化转型IT服务商,是否也相应的肩负更多的行业责任或者是引领行业技术?都通过哪些方面来实现?

A:深信服的确是一个具备着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在肩负引领行业技术的责任上从未松懈。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最主要是在创新和研发上的坚持。

第一个层面就是文化建设,深信服始终是强调创新文化的公司。从高层开始践行创新,我们每个月都会开展创新大师论坛,无论是研发领域,还是市场领域,或是服务领域的创新都可以在这个创新论坛上做分享,让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外部趋势,通过这样的一些形式去营造创新文化的氛围。

第二个层面是组织保障,深信服创立的创新研究院能够源源不断的为组织输送创新的源动力。创新研究院始终保持着前瞻性。比如说如何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去发现一些未知的病毒,这个基础的技术可以在深信服的防火墙、终端、安全服务等产品里面应用。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如果分配到产品线部门去做就耗时费力,而且太长期,没人愿意做。而创新研究院的投入,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三个层面就是加大投入,深信服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每年20%左右的营收投入到研发。在IPO之前就一直坚持内生性的增长,基本上没有收购其他公司,都是通过自己的技术研发。当然我们最近也成立了一个投资的产业基金,会投资一些技术很好的公司,然后把它整合进我们的整体解决方案中来。


Q:深信服如何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IT基础建设?

A:首先是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深信服认为私有云会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市场,可以看到一些预测显示着基本上到2021年整个中国的私有云市场将会超过1000亿。以前一直在说可能以后市场会普遍接受公有云,,私有云会逐步的萎缩,而目前看到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前两天与某知名研究机构云计算的研究总监也做了一个交流,他说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因为成本可控等原因,从公有云上面搬到私有云。那当然只有私有云是不够的,还是需要混合云匹配不同业务。因为用户的是多元的,也需有多套IT这种易构的构建方式。

其次是技术与平台能力的支撑。随着新技术的驱动越来越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式改变商业模式也需云平台的支撑;现在很多的应用已经变成原生的云应用,也是需这样的支撑。我们看到了建设方式根据用户现状有不同方式,私有云或混合云的方式都是可选项。当然用户如果说不想自建也可通过托管的方式快速获得私有云,弹性敏捷还有安全性。

举一个例子,我们的用户某大型房地产集团企业,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去解决业务上的问题。

用户在集团内部部署了深信服的“超融合”做数据中心,同时采用购买托管云服务,为20几家的子公司提供集团云服务。超融合未来会成为私有云构建的一个主流,为什么大家选择这样的技术架构?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首先,整个架构是比较简单的,计算网络储存是一体化的,用户不用关心到底怎么分配这些资源;第二个是天生分布式的部署方式就会更加敏捷弹性;最后一个原因,本身这种架构的性能稳定性都有优势。比如说在上海的客户劲霸男装在三年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每天晚上全国几千家的门店,关店之后的BI系统分析整个商业的数据,第二天上班之前提交给管理层做一些商业的决策,他们的店都是11,12点关的。因为整个计算要10几个小时,到管理层上班时还拿不到这个数据,用我们超融合之后把业务结算时间缩短到3,4个小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系统上线三年的非常稳定的运行,那我们看到其实大家关心的还是这个业务的创新,所以很多时候这种像CRM,OA会使用SAAS化部署,但包括一些财务研发这些需要保密的系统还是要留在本地的。“超融合”是很简单的架构,能降低整个运维的投入。总结一下,我们认为在云的领域“超融合”的技术架构会逐渐的取代部分传统的基础设施。


Q: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市场的网络安全?深信服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A:网络安全的关注度会持续增长,国内很大程度上由政策主导,从最高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上看,“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确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因为现在很多国家间的博弈都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所以才把它提高到了整个国家战略层面。另外,我们数字化资产需要需要保护,很多用户不会等出了问题才会想到去保护,是一种主动的业务发展驱动选择。第三,就是被动选择,出了事之后他就肯定会购买安全设备,受威胁事件驱动。我们认为网络安全发展会越来越快,整个市场增速大概在20%。到2022年大概会到800亿的市场规模,安全市场到800亿是一个非常大IT细分市场。


Q: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我们也非常关注用户体验。深信服在用户服务上都做出了哪些创新和改变?

A:首先我们提出的叫做价值交付,我们现在要想办法去帮助用户业务成功。我们发现原来做安全时没那么明显,但做云计算之后发现一开始很多用户只购买几个节点,但是后期它不断的加点,后面的投资甚至会超过前面几期的好几倍。

比如我们一位大型制造业的客户,在第一期采购两百点的桌面云,4年过去了,现在是1万多个点。如果说没有服务好,帮助用户实现业务价值,客户是不会持续的加点。

在这里我想分享在这两年里,深信服做的两个事情来提升我们的服务效率。首先,我们看到很多产品互动式的服务平台,可以很好的去把客户的一些诉求跟供应商连接起来,所以我们建立了深信服社区平台,在里面设立很多激励机制,包括互相问答可以有一些奖励。我们通过这些机制去保证维护和激活粉丝群体。

另外,我们也提供一些基础的知识平台,现在这个平台用户已经有近二十万,每周的活跃度一两万人,这样的水平其实在TO B 领域已经非常高了。

最后,我们三年前就做了智能化改造。这种智能化改造就是用户打字过去会有机器人进行回答,我们自动化的服务平台上一次解决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多,我们测算了一下,每天都有几千的服务量,大概节约八十个人力,那么节约出来人力去做更高级的事情,帮助用户实现业务价值。我们把一些被动、简单的事情通过自动化的手段去帮助用户解决。我们也在不断的去训练,不断去迭代,不断的提升人工智能平台效率和准确率。


3.jpg


陈彦彬先生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全面负责公司产品行销和品牌管理工作。他领导的团队除负责公司整体品牌管理外,还肩负在安全,基础架构和云计算领域的市场洞察,产品&解决方案运营管理并完成市场推广获得商业成功的使命。该团队聚焦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多云管理,软件定义桌面终端及SD-WAN等领域并构筑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体系。帮助用户挖掘数字化转型的商业价值,以成功实现商业升级。


在深信服任职的13年间,陈彦彬先生先后担任全球技术服务总经理等高层管理职务,主导构建toB领域活跃度最高的参与式营销/服务平台深信服社区和智能服务平台,通过生态合作建立业界首个应用型安全培训认证体系。此外,他还组建了深信服云计算价值交付和专业安全服务团队,帮助用户云化战略落地并构筑数字空间安全体系。


因在网络空间安全和云计算领域具有突出贡献,陈彦彬先生连续三年获得“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